1
本院秉承“人才培养,教育改革,引领行业发展,携手分享辉煌”的宗旨,践行“敬业诚信、创新超越,规划梦想, 建设辉煌”的理念,着力开展互联网中国特色的技术培训,
作为重庆市科教文卫高地,沙坪坝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79处。其中,国家级重点单位23处,多为建于抗战时期的砖木结构建筑,耐火等级较低、防火间距不足,火灾危险性较大。2015年以来,沙坪坝区坚持问题导向,不断强化文物保护单位防范措施,协调争取700余万元专项经费改善消防安全条件,成效明显。
更高站位策动,争取最大支持
领导强力推动。在联合消防部门摸底调研基础上,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梳理上报亟需消防安全整改的10处文物保护单位,共计建筑30余栋,面积7000余平方米。市文物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,并赴北京专题汇报,得到国家文物局大力支持。财政充分保障。消防安全整改工程所需经费由国家财政部全额拨付,落实700余万元专项资金,实行专款专用,确保整改工程按期保质顺利完成。
更严标准要求,提升防控水平
组织专家论证。国家文物局组织相关建筑、水电等行业专家对整改工程方案进行论证把关,结合现场实际情况,完善优化施工设计,力求做到“看得到具体效果,经得起历史检验”。提高保护等级。结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,因地制宜增设消防设施,划片新增7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,报警探测点位270个;新建2个位于歌乐山山顶、山腰的消防水池,有效容积450立方米,利用高差重力保证消防供水;沿山势明敷管道,新建室外消火栓、水泵接合器56个;在白公馆、渣滓洞与森林相邻的位置设置8台室外自动跟踪定位射流水炮,形成“技术隔离带”。搞好内外结合。在强化自身技防措施基础上,推动区房管、文化部门将文物旅游建筑纳入危旧房、棚户区改造范围,保护建设,合理修缮,逐步提升耐火等级。
更细措施管理,强化长效机制
严格每日一查。各文物景点按照规模大小设置消防安全员和疏散引导员,每日开展消防检查,每月向管理中心保卫处上报消防安全自查报告。形成查改闭环。对发现的火灾隐患,统一由管理中心办公室向有关责任部门下达整改通知书,做到有跟踪、有结果,一事一毕,闭环运行。购买社会服务。聘请专业评估机构每年开展全面消防安全评估,根据评估报告整改完善;购买火灾公众责任保险,有效增强生活救助和矛盾化解等灾后处置能力。